新闻中心
技术分享

郑州高氏向你讲述高速钢的淬火工艺

文章来源:郑州高氏 发布时间:2013/10/06 浏览量:2240次 分享到:

     高速钢是典型的高速切削用刃具钢,刃具钢的工作条件差,在工作时只是刃具的一个局部区域部分在工作,因此刃部区域在工作时,要承受强烈的摩擦和受损。为了更好的完成切削任务,提高高速钢的性能,对高速钢进行热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高速钢钢的热处理一般经过淬火、退火、回火、调质等一系列过程。本文今天就介绍一下高速钢的淬火热处理。 


    1.予热 


    高速钢导热性较差,淬火加热前必须进行予热,通常为两次予热:


    低温予热:450~500 ℃,保温1.5min/mm(空气炉);600~650 ℃保温0.8~1.Omin/mm(盐浴炉)。 


    中温予热:800~850 ℃保温0.4~l.Omin/mm(盐浴炉)。 


    一般工具可采用一次中温予热,形状复杂的工具或大型工具采用低中温两次予热,此外,也可采用三次予热,即增加一次1050-1100℃的高温予热.高温予热时间与淬火加热时间相同.高温予热后,可适当缩短淬火加热保温时间。 


    2.淬火加热 


    (1)淬火加热温度,高速钢淬火温度的选择,从增加碳化物溶入量、提高奥氏体合金化程度的角度来说,奥氏体化温度越高越好,以便增加钢的耐磨性和红硬性。但从晶粒度,强度的角度来说,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钢晶粒粗化,到达一定限度以后,钢的强度和韧性就会下降,而这两方面都与工具的使用寿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正确地选择淬火温度,对工具的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


    随着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碳化物不断溶入,高速钢的基体中,钢中的残留碳化物数量不断下降。随着碳化物不断溶入基体,基体中的C及W、Mo,Cr、V等合金元素的含量不断升高,这有利于淬火后形成的马氏体的耐磨性和红硬性提高,也有利于工具切削寿命的提高。 


    对不同种类、不同规格,不同使用条件的切削工具,选择淬火温度就是把碳化物的溶解度和晶粒度控制到较佳状态,以便得到耐磨性,韧性和红硬性的良好配合,从而得到较佳的工具使用寿命。 


    对切削载荷不大,承受冲击力小的工具,如车刀等应选用较高的淬火加热温度。对重载荷,承受冲击力较大的间断切削工具应选择较低的淬火加热温度。为了防止形状复杂和细长、薄刃刀具的淬火开裂和减少淬火畸变,宜采用稍低的淬火加热温度。


    (2)淬火加热时间,高速钢工具的淬火加热时间以工具的有效厚度乘以加热系数来计算,高速钢在盐浴中的加热系数与淬火加热温度有关,在1150~1240℃加热时可选用10~12s/mm,在1250~1300℃加热时可选用8一10s/mm,刀具的种类、规格不同,加热系数也应作适当调整。 


    加热系数只是以单件加热来计算加热时间的依据,在实际生产大量装炉时,必须考虑到加热炉的类型、结构、功率,升温速度以及工具的装卡方式、装卡量大小、予热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最终的加热保温时间。高速钢淬火加热时,要达到碳化物比较充分的溶解,得到较高的奥氏体化程度,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都很重要,只是温度的作用更大一些。 


    3.冷却 


    高速钢在淬火冷却时必须有足够的冷却速度以保证在冷却过程中不会有碳化物自过饱和的奥氏体中析出,以免降低奥氏体的合金度,降低淬火后的红硬性,甚至降低淬火硬度。如果淬火冷却过程中碳化物沿晶界析出,则会降低钢的韧性。 


    在盐浴中加热的高速钢工具的淬火冷却方法大都采用盐浴分级淬火。微小尺寸的工具可以采用空冷。车刀等要求红硬性较高的工具通常采用油冷。形状复杂的大型工具或淬冷畸变要求较严的工具则采用盐浴等温淬火。 


    对工件进行淬火,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件的硬度、耐磨性和寿命等。高速钢所要求的热硬性、硬度、强度、耐磨性等,当然也只有在淬火、回火和冷却后才能得到,因此,掌握高速钢的淬火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讲述的这些关于高速钢淬火的工艺,相信您一定会受益匪浅。更多的关于工件淬火的知识尽在郑州高氏。热线电话0371-5373214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